塑料盒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塑料盒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广西演绎沿边金融改革春天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0-03-26 16:12:29 阅读: 来源:塑料盒厂家

广西:演绎沿边金融改革“春天的故事”    地处西南边陲,南濒北部湾、紧邻东南亚的中国广西,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中国与越南、老挝、柬埔寨、新加坡、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经济交往的重要“纽带”与“桥梁”。    与生俱来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区位优势, 成就了广西自古就有的“一廊连七国”、“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美誉。    如果从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算起,从2002年至2012年十年期间,借助广西“桥头堡”优势,中国与东盟的双边贸易合作走过“黄金十年”。那么,下一个十年,如何走出一条更辉煌绚烂的“钻石十年”?    金融是贸易活动的基础支撑,也是贸易源头的“活水”。货币流通已经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五通”之中,最为受各方关注的内容之一。    “五通”设想源自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高瞻远瞩与高度重视。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国家期间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带要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举措。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货币流通”。“如果东盟各国在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实现本币兑换和结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强抵御金融风险能力,提高本地区经济国际竞争力。” 习近平强调货币互通的重要意义。    伴随着沿边综合金融改革的持续推进,金融将一如既往地扮演“催化剂”与“加速器”角色。    源起:双边贸易额催生金融配套服务    2004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的贸易合作翻开了崭新一页。    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倡议下,从2004年起,每年在中国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同期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这一倡议得到了东盟十国领导人的普遍欢迎。中国—东盟博览会是目前境内唯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一地举办的展会。它以展览为中心,同时开展多领域多层次的交流活动,搭建了中国与东盟交流合作的平台。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双边贸易搭建了一个最佳平台。它不仅把双边贸易合作从需求变成现实,而且在推进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方面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风起云涌,借助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和助推器作用,启动于2002年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的进程不断被提速。    十年历练,破茧成蝶。2004年,就在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当年,双边贸易额就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7年年达到2025.5美元,提前三年实现了突破2000亿美元的目标。2012年底,双边贸易额突破4000亿美元,到2013年达到4436亿美元。东盟已经连续3年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而中国也已连续四年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    迅猛的贸易发展背后,离不开金融服务载体的支持。金融服务和货币流通是“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繁荣发展的五大重要环节之一。据有关机构统计,全球90%以上的贸易活动都需要融资、担保、保险或其它金融服务,也就是说,只有10%物物交换货物贸易是不需要金融服务的。    2009年,东盟博览会首次尝试服务贸易论坛,推出金融服务展。国家批准广西作为与东盟贸易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更成为增设金融服务展、举办金融论坛的绝好契机。    “推出金融服务展是水到渠成之举。”正如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副秘书长王雷所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中国与东盟之间贸易和投资合作的日益深化要求加快推动区域金融合作步伐。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之间、中央银行之间、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各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    首届金融论坛把“深化交流与合作,建立中国—东盟金融服务平台”作为主体,在推动区域内金融合作创新服务、金融机构如何为企业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支持、推动区域内投融资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从2009年至今,东盟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5届“金融论坛”,成为中国—东盟金融合作和货币流通的重要沟通和交流平台,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5年期间,“金融论坛”对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推动作用密不可分。从商讨渠道到金融市场,金融论坛已然成为银行与外贸企业之间沟通合作的一座桥梁。对此,广西自治区张晓钦副主席予以高度评价,“历届博览会举办金融论坛以及银企对接、投融资项目对接会等,今后博览会将进一步通过金融论坛推动金融创新,为中国和东盟经贸合作提供更好的金融支持。”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在参加第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时表示,中国和东盟加强经济金融合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议加强金融稳定领域的合作,提高危机应对能力。发达经济体的金融政策已引发了新兴市场国家金融市场波动等问题,这就尤其需要各国联合应对。    从东盟博览会金融论坛开启至今的五年以来,自贸区区域金融日渐稳定、区域内货币合作不断加强,特别是人民币在东盟地区跨境贸易结算金额逐步上升。从2010年6月22日广西获批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至2013年9月末,广西共办理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7.8万笔,金额1804.89亿元,结算量在全国排名第十,居西部十二省(区)、全国八个边境省(区)第一。    金融的便利带来贸易的便利,贸易的便利成就了中国-东盟贸易的“黄金十年”。    发展:“试水金改”助推双边合作“钻石十年”    2013年9月,李克强总理提出今后十年要打造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重点在金融、基建、海上渔业等方面促进合作全面升级。    未来十年,东盟自贸区发展的目标已定。那么,靠什么来支撑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打造,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体系的支持和配合。为了适应自贸区贸易投资结算对人民币需求的上升,为了配合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广西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被提上日程,金融政策进一步“松绑”。    2013年底,《云南广西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出炉。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第一个获得批准的专业金融综合改革方案,也是继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之后,中国批复的第二个区域性综合改革试验区方案。    随后,《广西关于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施意见》落地。据悉,广西“金改”试验区涉及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区域面积31.77万平方公里,人口4419万,处于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最前沿。    一幅因地制宜、可操作性强的“金改路线图”出炉:1年内全面启动、3年内初显成效、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建立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相适应的多元化现代金融体系,金融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金融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沿边经贸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高,广西与东盟、南亚国家经贸金融合作关系更加紧密,增强我国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影响力。    业界人士分析,此次金改方案的亮点在于人民币跨境结算、探索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兑换、以及开展双边及多边跨境保险业务合作等方面的跨境金融业务创新。    事实上,之所以将东盟拟定为人民币周变化——区域化——国际化的第一站,源于广西过去10年来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中积累的坚实基础和成熟条件。    一方面,人民币在东盟的接受度高,已成为仅次于美元、欧元、日元的又一个“硬通货”。在云南边境的缅甸特区,人民币成为当地居民日常使用的货币,缅甸北部第四特区首府甚至出现了人民币取代缅币的现象;越南官方已经承认人民币在其边境的合法流通性……这些都表明,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不仅民间积极使用人民币,官方也逐渐开始接纳人民币,人民币在东盟国家的认知度和地位的提高,增加了东盟国家对人民币的需求量。    另一方面,人民币在结算规模和服务区域上实现了新突破。从结算规模上看,从边境贸易扩展到一般贸易、进出口贸易、服务贸易、收益及经常转移、跨境投融资等,逐步从企业扩展到个人,而范围由东盟地区扩展到所有国家和地区。    截至2013年底,广西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2135亿元,在全国8个边境省区、西部12个省市区中一直排名第一。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挂牌业务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广西北部湾银行等先后开办人民币对越南盾、泰铢等东盟国家货币的柜台现汇交易业务。2011年7月,广西正式设立了覆盖全区、辐射全国乃至东盟各国的“广西金融电子结算服务中心”,为促进贸易融资便利化、深化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打下了基础。    为提升金融服务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广西重点实施以下“六项金融工程”:沿边金融工程、跨境金融工程、产业金融工程、普惠金融工程、农村金融工程、地方金融工程。    落地:“金改”春风惠及产业园区与外贸企业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经济质量的好坏,发展速度的快慢,经济实力的强弱。    从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坚持“引金入桂”和发展地方金融机构并举,到积极引进更多的境内外金融机构,稳步发展地方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一系列金融相关政策的松绑与“接地气”式金融创新,带来丰硕的成果。    今年1月开始至今短短8个月,广西金融改革试点引发起一系列“蝴蝶效应”。    从产业园区层面,南宁市、钦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百色市、崇左市6个沿边金融改革试验区依据各自的特色与优势进行金融体制创新,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南宁市在建设国际性区域金融中心上取得新进展,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产业政策,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有形载体——南宁五象新区的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开展。    防城港市管辖的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上线运行了东盟货币交易信息平台,试点人民币与周边国家货币的银行间区域挂牌交易,同时试水人民币与越南盾可“自由兑换”。人民币与越南盾自由兑换,意味这除了传统的银行渠道外,贸易项下人民币与越南盾兑换需求又多了一个合法规范的解决途径,将进一步促进边境贸易的发展。    钦州产业园区外商投资企业则进行了外汇资本结汇管理方式改革。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内注册成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可在完成资本金验资手续后,根据自身意愿随时向银行申请结汇,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管理效率和汇率风险规避能力。    北部湾经济区的金融同城化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4市银行服务收费、保险售后服务、小额贷款公司行业经营业务等已实现同城化,上半年辖内银行业因金融同城化而让利累计达到9312万元,4市金融同城化取得的积极进展为扩大到试验区6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序推进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中心筹建工作。国海证券作为第一大股东牵头成立了筹建工作小组,已完成筹建工作,计划于9月正式挂牌成立。    再从企业层面看,得益于支持与东盟和南亚国家人民币投融资合作,推动境内银行为境外项目提供人民币贷款业务;也得益于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金融机构到香港及海外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广西柳工、北部湾港务等一大批企业从中解决了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今年6月,国家外管局批准柳工集团和北部湾港务集团可集中管理境内外成员企业外汇资金,开展资金集中收付汇、轧差净额结算,企业开立的国际外汇资金主账户与境外划转自由,没有额度控制;在规定的外债和对外放款额度内,企业国内、国际账户内互联互通,便利企业内部调剂资金余缺,资本金和外债资金可根据企业意愿先行结汇进入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审核真实性后对外支付。    从“金改”中受益的中小企业更是不计其数。上半年,试验区6市企业在人民银行主管的银行间市场平台累计发债融资209亿元,同比多发87.5亿元。同时,稳步推进北部湾4市区域集优中小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平台建设,并已联合自治区北部湾办开展企业发债意愿摸底调查,共有64家企业发债意愿金额52亿元。    未来,随着试验区金融环境不断完善、机制与方式的不断创新,广西与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贸易规模也将持续扩大,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下一个“钻石十年”的更值得期待。

治疗牛皮癣有哪些方法看哈尔滨医院如何解决

糖尿病肾病肌酐高如何治疗

癫痫疾病在治疗时需注意什么